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在过去十年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但今年一季度以来,行业健康险增速明显下滑,健康保险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强。爆发式增长时代已过,行业创新格 局正在发生变化。身处变革时代,需要行业经营者对未来发 展趋势有足够的洞察力。而具体有哪些趋势?我为你一一道来。
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与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趋势 以及由此衍生的健康保障需求存在高度关联。据《第七次全 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2.6亿 占比达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9亿,占比13.5%。 我国的老龄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人口规模庞大,65岁及 以上人口数量大于美日德法英韩等6个主要经济体之和;二 是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至2020年间,60岁及以上和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速度分别加快了2.5和2.7个百分 点,增速自2017年起已超过日本。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 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将达到 26%“程度高、规模大、速度快、高龄化”的老龄化社会 将给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的收支压力。
如社会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能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发展,则很有可能会产生诸多负面问题。比如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滞后,不利于扩大消费和经济增长;但过多超前的福利化投 入则很有可能会透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国家经济掉 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诱因。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能通过发挥政 府部门、私人部门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既能刺激社会 经济发展又不过多消耗社会财富积累的医疗保障体系。
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 性民生建设,私人部门主导的商业健康保险则要承担起市场 化、契约化、差异化的医疗保障服务。综合政府社会经济发 展需求、老龄化背景下民众降低不确定医疗支出需求以及健 康保险内生的社会医疗保障补充功用等因素,商业健康保险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的预判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 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 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我国 商业健康保险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功能得以制度 性明确,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变革路径将与国家医疗制度 的顶层设计和运行高度关联。
即使在健康保险高度市场化的美国,承办政府健康保障计划 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微观主体的发展。今年8月2日,《财 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UP)以 2571 亿美元营收、154亿利润名列第8,实现了自 1997 年以456位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中的“百位名次、 十位名次、个位名次”的三次跳跃。拆解其业务构成不难看 出,健康险业务特别是承办政府保障计划(Medicare、 Medicaid、Medigap 等)是联合健康自创立以来流量池和支 付池稳健增长的重要保障,2020年此类业务贡献了该公司 68.3%的营收。这种业务结构不仅存在于联合健康,其他美 国健康险行业的龙头机构,如安泰保险(Aetna,已被CVS 收购)、安森保险(Anthem)、信诺保险(Cigna)和哈门 那(Humana)等,政府业务占比均比较高。
目前的行业格局是既往企业市场发展和竞争机制的产物,但也很可能演变成头部企业追求“以量换价”的并购扩充战 略。与寿险相比,健康保险收费空间明显不足,这是其较短的保险期限和较低的件均保费所决定的。但理赔空间明显较 大,这与其经营涉及的主体多、风险管控链条长、道德风险 诱发概率高、保险事故发生频率高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健 康保险比其他险种更需要通过扩充业务规模、扩大支付,甚 至是与医药机构的跨界融合来换取下一步发展和创利空间。
趋势四: 险种结构亟待重构, 产品创新空间进一步打开
2012 年以来,健康险业务一路高歌猛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 些问题。一是险种结构严重不均衡。健康险保费收入中,疾 病保险占比近65%;医疗保险占比约30%;护理保险占比不 足1%;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微乎其微。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 市场上健康险产品相似度极高,由此也引发了如保额虚高噱 头严重、过度筛选投保人、健康告知虚化、理赔维权困难等 多种问题。笔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值得引起重视:
一是重疾险增长趋势将进一步放缓。作为拉动健康保险首次 爆发式增长的主力产品,在过去的20年间重疾险已获客2 亿人,保单量超3亿张,完成了从0到1的市场跨越,很难 再维持高速增长;同时,重疾险作为定额保险,储蓄性强过 杠杆性,且目前市场上重疾产品的平均保额不足30万,在百万医疗等高杠杆、高保额产品冲击下,对消费需求的刺激性明显不足;此外,重疾险目前主要由代理人销售,而代理 人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对重疾险销售有很大影响。
二是医疗保险长期化趋势将进一步凸显。目前在售的医疗保 险产品中,短期医疗保险占比约为85%。长期医疗产品匮乏 的主要原因是保险公司在监管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没有开 发此类产品的动力。2019年修订出台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 首次以制度形式规定“保险公司可以在保险产品中约定对 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进行费率调整”,为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设 计提供了制度依据。
三是医疗保险将出现“基础医疗保险”、“高端医疗保险” 和“专科医疗保险”分化。基础医疗保险将继续沿着普惠化、 快速化、可支付的路径发展,解决除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医 疗费用支出保障问题;高端医疗保险以及眼科、口腔、妇产 科、儿科、心血管科、医美、康复和精神心理等专科医疗保 险则针对较高收入人群所提供的个性化、高质量的医疗服务。